大保护催生产业“黄金”带——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浏览量:6379 | 发布时间:2023-06-20 12:56:15
“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殷殷嘱托。
如今,3年过去了,总书记的嘱托正逐渐变成现实。生态保护已融入沿江化工企业和园区的发展血脉,在生态观、发展观的提升中,黄金水道也成为了化工产业的“黄金”带。
打响攻坚战——园区化流域化工布局加速形成
化工行业沿江沿海布局,这不是中国的独特发明,化工强国大都如此。
那么长江流域化工发展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呢?出在了过去东一个点、西一个点的零散布局,出在了落后技术“淘而不汰”,出在了园区化集中处置能力、协同发展程度欠缺上。
正因为此,整治化工园区成为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有人笑称,“这几年,对于化工园区来说,不是在认定,就是在认定的路上”。确实,自2019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现有化工园区的评估和达标认定全面铺开。截至2021年5月初,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云南均已公布化工园区认定名单,6省共认定了200家化工园区(含浙江省3家培育园区和江苏省15家化工集中区)。湖南也已对第一批认定的10家园区进行了公示。
记者对这7个省份的化工园区认定方法进行梳理后发现,各地不约而同将“减量”和“提质”作为关键词,园区认定成为各省化工行业督促和整改提升的重要抓手。完整产业链或特色产品集聚、园区污水处理和危废处置能力、区域规划环评是各省认定的重要评价指标。多个省份还明确提出,禁止新增石油和化工园区。
在各方的努力下,以园区化为方向的长江流域化工布局正在加速形成。
作出好表率——寻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平衡点
园区化布局是否可以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上海化工区用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完全可以。
“以亩产、效益、能耗、环境论英雄”是上海化工区的发展导向。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作为国内化工园区的先行者、园区“五个一体化”开发建设理念的提出者,在2020年化工园区30强榜单中,上海化工区综合排名、利润、利润率都高居榜首。更难能可贵的是,20年多来该园区的开发建设对鸟类的迁徙未产生影响。
沿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园区化发展源头治污的利器。长寿经开区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们现在有三条典型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是氯碱化工副产氯气和天然气制甲醇副产尾气生产MDI,天然气制甲醇副产尾气分离出来的氢气用于生产MDI关键原料苯胺,MDI装置副产的氯化氢经过吸收、电解重新生成氯气和高纯盐酸,盐酸循环利用,盐水返回氯碱化工企业作为原料,每年综合利用氢气超过2万吨、一氧化碳9万吨、氯化氢20万吨。二是废旧轮胎、精细胶粉、轮胎及橡胶制品产业链,每年可回收利用废旧轮胎2万余吨。三是粉煤灰、冶炼渣、脱硫石膏制水泥、矿渣,然后生产矿渣微粉,最终生产水泥等建材,综合利用冶炼渣、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化工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七大类产业废弃物超过1000万吨。”长寿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生态优先理念指导下,上海化工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沿江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2020中国化工园区30强中,有15家位于长江经济带,其中江苏8家、浙江5家、上海1家、湖北1家;前十强中有7家位于长三角。这表明,在园区化发展、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和谐统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给全国化工行业作出了表率。
书写新答卷——沿江化工产业发展质量迅速提升
在衡量竞争力的指标中,销售收入利润率(以下简称利润率)是一项重要指标。“有的化工大省2020年利润率是百分之三点几。这在我们这里是要关门的。”记者在浙江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
浙江的化工企业这样说,是有底气的。据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20年,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利润下降13.5%的情况下,浙江化工行业利润上升了14.1%,达到909亿元,利润率7.8%;1351亿元的利税总额也创下“十三五”期间的最高点。
这种底气也体现在沿江其他省市的统计数据上。
202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08万亿元,利润总额5155.5亿元。由此计算,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4.65%。
虽然上海市尚未公布2020年数据,但从《长三角化工产业发展竞争力调研报》提供的数据看,2017、2018、2019年上海化工行业的利润率分别为11.12%、10.18%、8.43%,一直排在全国最前列。
重庆市也走在了前列。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重庆市2020年化工行业利润率达到了7.69%的高水平。
江苏作为传统化工大省,近几年将重点放在了行业整治上面,总体规模大幅下滑,但利润率已经开始回升,化工重新成为拉动江苏省工业利润增长的第一大行业。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江苏规上化工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6.65%,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利润率高出2个百分点。
安徽以煤化工为主,产业链还不完整,从《长三角化工行业产业发展竞争力调研报告》给出的数据看,该省化工行业2017利润率为5.86%,低于6.14%的全国平均水平;但经过调结构、转方式,该省化工行业2018年和2019年利润率提升至7.49%、6.02%,明显高于6.77%、5.45%的全国平均水平。
湖北作为长江中游省份,近年来通过积极培育高端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专用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品,企业经营状况显著改善。2019年全省石化行业利润率5.8%,高于全国5.45%的平均水平。2020年虽遭遇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但该省石化业利润降幅仅为6.8%,明显低于全行业13.5%的降幅;利润率保持在了4.7%,略高于4.65%的全国平均水平。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省化工产值约4700亿元,能源化工行业在营收比上年下降2%的情况下,利润比上年增长10%。
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之所以能达到高利润水平,其中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自主核心技术的全面“溢价”。
在调研走访中,记者在湖北宜昌宜都化工园区看到,华阳化工紫外线吸收剂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我们历经四次搬迁,不但没有搬垮,反而搬出了一个新天地。”华阳化工副总经理廖全红告诉记者。2018年,华阳化工成为宜都首个搬迁入园企业。借助搬迁他们实施了装置扩能与工艺升级,除投资紫外线吸收剂项目外,还增加了二苯甲酮、水杨酸类、三嗪类产品,丰富了产品生产链条,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最大紫外线吸收剂龙头企业的地位。
这样的化工龙头企业在长江沿线还有不少。记者梳理统计后发现,化工行业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近半位于长江经济带。这是沿江化工产业发展质量正在迅速提升的最好例证。
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黄金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新定位。在生态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中,长江经济带已然成为全新的化工产业“黄金”带。
东盛云强夯公司,积极响应号召,购置大量强夯地基工程设备,助力长江大保护,加速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已经在长江经济带的多个园区完成多项施工作业,并如期交付。
中国素有基建狂魔之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一种新的建筑行业-强夯。强夯即为地基处理的第一步,夯实地基,让建筑更加坚不可摧。随之而来的强夯企业越来越多,如雨后春笋。东盛云就是其中的一位。
31年前的今天,东盛云的创始人王国昌先生还是一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在国企的工作中,让他萌生了,下海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依然辞去工作,不顾家人阻拦,挤身到强夯基建的队伍中。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刚开始,由于只懂技术,不懂市场,导致第一单生意,做亏了,王国昌笑着说;“做生意,就算自己亏了,也不能让客户有损失,商誉是企业立根之本”。怀着这颗初心,后来业务逐渐壮大,大家都称他为“老王”,都说“做生意,我们不看公司,就看老王,老王办事我们放心”,这个“老”的称呼,不仅是对东盛云公司王国昌先生的认可,更是对东盛云公司技术和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东盛云深耕强夯产业的贡献的鉴证。
31载,东盛云承接的项目有市级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若干。公司拥有各类型号强夯施工设备30余台,包括宇通ytqh600、ytqh450,杭重hzqh5000等先进大型设备,,广泛用于工业厂房、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建筑的各种复杂地形,1000-20000kn.m地基强夯处理,公司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涉及工程达200余项,质量合格率95%。东盛云排水强夯凭着过人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规范,在多的项目中大放异彩,也让东盛云在排水强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赢得了客户的赞誉。
近年完成的强夯项目主要有:神农架机场项目、武深高速嘉鱼段项目、武汉集装箱码头项目、普洛斯现代物流园项目、黄冈碧桂园项目、东风汽车8万辆商用车项目、中铁重工联合厂房项目、水布垭堆石面板坝坝基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武当山现代影视城项目、宁德时代宜昌邦普产业园项目、贵州遵义(茅台)粮食物流园、新洋丰集团工厂扩建项目、南昌大盾构机项目、福厦高铁制梁场项目、安华集团扩建项目、劲牌酒业扩建项目、雄安新区项目、海格斯项目等。
这一个个项目记载着东盛云人走过的风风雨雨,也承载着东盛云人“做精品工程,创品牌丰碑”的初心和“重质量讲信誉”的宗旨。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东盛云人将用无悔的青春和热血,续写东盛云传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更好的明天。